10月24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第四场,省科技厅围绕十四五时期“黑龙江省强化科技引领新动能 展现‘创新龙江’新作为”作专题发布。
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在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哈工大先研院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构建创新生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做法。哈工大先研院院长王丛菲围绕“‘十四五’期间,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取得的成效以及相关的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回答记者提问。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 王丛菲
王丛菲说,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23年12月,是省委省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省、市政府在先研院政策支持、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作出顶层擘画与高位推动,在先研院初创蓄能、迁址攻坚等关键阶段提供了坚实的战略引领和资源支撑。先研院实现了从奠基起步到能级跃升的快速突破。
一、创新机制,激活创业“一池春水”。近五年哈工大先后出台3大类、14项制度文件,出台“服务龙江5条”硬措施。先研院同步打出改革“组合拳”,推行“承诺备案”加速教师创业,以“约定收益”吸引校友企业回省;构建“五位一体”一站式服务,全程护航转化;通过“三体协同”机制,组建“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联盟与“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总经理”创业团队,系统推进有组织转化。在改革机制激励下,我们已带动近50位学校高端人才创业,培育企业48家,依托学校成果就地转化新生成企业33家,2024、2025两年新成立企业数量连续实现突破,新增就业超500人,企业估值突破50亿元。
二、硬核驱动,打造产业“集群高地”。围绕国家战略与龙江需求,先研院构建“技术策源-企业培育-产业落地”全链条工作体系,推动商业航天、机器人、新材料等硬科技产业集群发展。目前在培企业与项目已在商业航天、机器人等五大领域形成内循环生态,链接98家核心客户,覆盖16个省市,含34家央企与链主企业。灵巧手、眼部手术机器人、碳纤维滑雪装备等数十项成果在龙江落地生根,30余家企业将分批入驻中国星谷等产业园区,预计三年产值超40亿元。
三、资本汇聚,突破投资“关口效应”。学校成立了服务龙江领导小组,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旧观念,构建“山海关不住,投资到龙江”新格局。我们与深创投、经纬创投等130余家国内知名投资机构合作,对接清科排名TOP30使基金17家,融资到账超2亿元,其中省外资本占比超60%。成功引导乐聚机器人、科大讯飞等优质企业落户龙江,与哈工大开展产学研合作。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黑龙江发布)
